本土業者力爭上游 扮演BI主導角色

2002/12/26
在BI逐漸被市場炒熱時,提供資料倉儲及建置服務的捷智商訊,則希望扮演獨立的服務供應商,在BI生態系統中扮演主導者。

商業智慧以資料倉儲為中心,牽涉到大量的資料系統介接工程,導入服務是相當重要的元素。而通常也是由這些資料倉儲供應商提供導入服務,如IBM、NCR子公司Teradata都擁有相當大型的顧問團隊。

捷智商訊也是同樣的角色,提供微軟NT及SQL Server平台上的資料倉儲建置。該公司總經理蔡正仁表示,為了提供導入服務,該公司顧問人員必須對於BI系統中的ETL(像是Ascential、Infomatica)、OLAP(Brio、B.O.或Cognos)軟體都相當熟悉,然後在微軟平台上建置。他指出,其客戶日盛金控和寶來證券,都是在NT平台建置,而資料倉儲不是SQL Server的中華電信及台新金控,也在分散式架構下使用NT平台。

而由於景氣不佳,加上市場競爭,蔡正仁指出BI服務已形成不良的外包生態體系。他表示,原來價值千萬的資料倉儲專案,在惡劣環境下,已出現數百萬成交案例。而在大型外商投標後,轉交本土業者承包的體系中,本土業者拿到的交易出現一年比一年金額小的情況。

蔡正仁質疑,在緊促的預算下,資料倉儲怎麼可能做得好?他因此指出,捷智商訊「不願作人下包商」,而寧願用紮實的服務技能,一年幾張具代表性的合約平穩步調前進,不求躁進。

雖然BI市場尚未大好,但蔡正仁認為,台灣的電信及金融業者出走機率不大,而只要兩產業業者留在台灣,BI一定會有希望。而他以國內一家銀行每年投注在IT系統的預算高達數十億為例指出,為了有效運用資源進行產品跨售,以及在巴塞爾協定下,以風險控管機制做財務槓桿,強化資訊系統已成當務之急,尤其是資料倉儲在金融業的前景大好。

至於其他宣稱以分析型CRM提供BI效益的競爭者,他認為沒有建置資料倉儲經驗的CRM業者,缺乏資料整合的根基,無法做不到真正的BI。
捷智商訊宣稱目前擁有中華電信、台新金控、日盛證券及寶來證券四家客戶。蔡正仁預計,明年將有50%的成長率。